10月29日,由工会、能源化工学院共同举办的“指尖绽放民族韵,针绣传承非遗情”活动在学校非遗手工坊举办。活动由银川市非遗文化传承人、人文教育学院吕银平老师现场进行指导,55名师生进行了针绣手工制作体验。

本次活动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让师生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。吕银平老师系统讲解了针绣的历史渊源与艺术特色,以抗战时期抗战必胜手帕、革命场景布艺画等实物为载体,生动诠释非遗作品中的家国情怀。实践环节中,师生分组学习平针绣、回针绣等基础针法,围绕“民族团结”“红色地标”进行主题创作,大家沉浸于传统手工艺创作中,一个个精美荷包在手中诞生。


此次活动将非遗工作室资源与校园文化建设深度结合,既是对针绣技艺的活态传承,也是推进美育教育与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。活动中学生深切感受针绣的“精、细、恒”和专业学习强调的手脑结合、零误差的职业精神不谋而合。大家纷纷表示,今后要做岗位技术能手,更要做有文化根脉的大国工匠。
(文/朱文芊 图/袁静)